首页[华兴娱乐]首页有28%英国0-4岁儿童的家长和婴幼儿/儿童美容及个人护理产品的消费者对无水配方感兴趣。
在气候变化的环境中,家长仍然对可持续的婴幼儿护理产品感兴趣,但随着环保包装宣称已成为标准,品牌必须脱颖而出,以吸引消费者关注。
此外,品牌还有机会从皮肤健康的角度来考虑可持续性,并顺应对抗气候变化的趋势。气温上升/污染可能会加剧已有的婴幼儿皮肤问题,如湿疹或热疹,并让消费者更加关注皮肤屏障健康。
环保宣称在欧洲婴幼儿护理品类已颇为成熟且最为普遍(与其他地区相比),并且将继续增长。
减少塑料垃圾仍是重点,同时,还有望开发更多可续包装的新品。尽管消费者明显感兴趣,但替换装宣称仍几乎可忽略不计。例如在德国,接近半数的0-4岁家长和婴幼儿/儿童个人护理产品消费者对可续包装/可重复使用包装的婴幼儿/儿童个人护理产品感兴趣。
品牌可以通过宣传使用可持续成分(如升级再造成分、实验室培育成分)和无水配方,以及顺应适应气候变化这一新兴趋势,进一步颠覆该品类。但是这些领域的新品颇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据统计,2024年,接近9成的欧洲婴幼儿护理新品的成分列表中有水。
1.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提速,植物成分引领增长激发家长对具有镇静作用/有趣的婴幼儿护理产品的兴趣
据英敏特数据显示,有91%中国0-3岁孩子的家长认同,购买婴幼儿护理用品前研究成分、配方、功效等信息是有必要的。
在中国等亚洲市场,绝大多数家长在购买婴幼儿护理产品之前会研究成分、配方和功效。因此,品牌应继续在包装正面上突出强调关键成分及其益处。
品牌可以通过宣传天然提取物以及这些成分很容易被皮肤吸收的特点,来实现高端化。在泰国,有18岁以下孩子的家长愿意为含有天然提取物或成分,具有深层渗透皮肤功效的护肤品支付溢价。
强调成分提供持久保湿、增强宝宝皮肤屏障或应对蚊虫叮咬、尿布疹和热疹的能力——这些都是婴幼儿家长青睐的重点宣称。
在印度,主打香味的成分也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有接近一半为0-3岁宝宝使用婴幼儿护理产品的女性更喜欢略带香味的产品,而不是无香产品。
在亚太地区,带有“植物产品”标签的成分较为普遍。据统计,2024年带有该标签的产品占婴幼儿护理新品的63%。
芦荟和洋甘菊等消费者熟悉的成分在已呈现饱和的植物成分方面占主导地位,为了在该细分增添价值,品牌可以宣传使用更多的本土成分(如牛乳酥油、阿育吠陀姜黄),以及强调成分的持久保湿功效和强化婴幼儿皮肤屏障的作用。
在美容及个人护理行业,消费者一直对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的兴趣浓厚,据统计,一半的美国美容产品用户会购买倡导多样性/包容性品牌的产品。鉴于此,虽然美国颇具分歧的政治举措不再关注多样性、平等和包容性问题,但婴幼儿护理新品研发能够更好地应对种族差异情况。
美国的黑人家长优先考虑补水,他们更有可能购买婴幼儿润肤乳/润肤油和凡士林啫喱。品牌可以宣传产品的超保湿优势,因为深肤色皮肤更容易干燥、受刺激和患湿疹(与较浅肤色皮肤相比),并搭配具有保湿作用的屏障修复神经酰胺配方,因为深肤色皮肤的神经酰胺含量可能较低。
拉美家长普遍重视天然性。在巴西,57%有12岁以下孩子的成年人认同,在购买专为儿童设计的产品时,“含有天然/有机成分”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由于植物宣称在婴幼儿护理品类中已十分普遍,品牌可以将天然性与消费者青睐的其他功效相关联,如抗菌或“解决特定皮肤问题”,以提供更多购买的理由。由于这些领域的创新有限,更多品牌有望推广有机或全天然配方。